唯有對自己負責,才能真正做到對其他人負責。
一位禪者在河邊打坐時,聽到掙扎的聲 音。
睜開眼睛一看,是一隻蠍子正在水裏掙扎。
他伸手把牠撈上來,被蠍子豎起的毒刺蟄了一下。
他把蠍子放到岸 上,繼續打坐。
過了一會兒,又聽到掙扎的聲音。
睜開眼睛一看,蠍子又掉到水裏了。
他又把牠救上來,當然又被蟄了一下。
他繼續打坐。
過了一會兒, 相同的情況再度出現。
旁邊的漁夫說:「你真蠢,難道不知道蠍子會蟄人嗎?」
「知道,被牠蟄三次了。」
「那你為什麽還要救牠?」
「蟄人是牠的本性,慈悲是我的本性。 」
「我的本性不會因為牠的本性而改變。」這時,他準備再度援救蠍子。
他看著自己腫起來的手,看看水裏掙扎的蠍子毫不猶豫地再次向牠伸出手去。
這時,漁夫把一個乾枯的樹枝遞到他手上。
禪者用這根樹枝撈起蠍子,放到岸邊。
漁夫笑著說:「慈悲是對的,既要慈悲蠍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」
所以,慈悲要有慈悲的智慧與策略。
保護好自己,才有資格善待別人,否則也容易陷人於不義;就像用樹枝救蠍子,既符合慈悲,同時也避免蠍子背負不知好歹的惡名。
這個故事很棒,就好像常聽人說:「好人難做!」
是啊!
好人行善,是他的本性。
但行善的對象卻不一定也是善的;而行善的結果,也不一定會是善果。
為什麽會這樣呢?
正如漁夫所言:「慈悲要有慈悲的智慧與策略。」
「慈悲是對的,既要慈悲蠍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」
這個故事在提醒我們:「首先要對自己負責,才能真正做到對其他人負責。」(本文章摘錄自網路,經過部份修飾。圖摘自新浪微博)